新型举国体制下构建触发中国高新技术突破的“扇形”模式研究

被引:17
作者
廉思秋
高山行
舒成利
郝志阳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高新技术突破; 触发创新; “扇形”模式;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21.11.018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如何有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性创新,彻底打破国际技术封锁,抢占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这是困扰中国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难题。本文首先从历史发展视角评述中国新型举国体制。其次,依托创新国家意志论,以全面触发高新技术突破性创新为目的,以新型举国体制的"双轮"驱动为背景,通过划分高新技术类型(重大战略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构建"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囊括政府、国辖组织、中小型企业协同创新的‘扇形’触发模式"。最后,依托"扇形"模式,从创新动机、创新能力、创新权责利分配3个方面详细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创新的产生。文章构建的触发中国高新技术突破性创新的"扇形"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新型举国体制的特色制度优势,为政府和市场创新主体参与触发高新技术突破性创新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和管理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权力转移、国家意志与国际秩序变迁.[D].袁伟华.南开大学.2014,
[2]   政府干预何以有效:对中国高铁技术赶超的调查研究 [J].
吕铁 ;
贺俊 .
管理世界, 2019, 35 (09) :152-163+197
[3]   中国企业创新40年 [J].
李垣 ;
魏泽龙 .
科研管理, 2019, 40 (06) :1-8
[4]   铸造强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规律探索与体系构建 [J].
余江 ;
陈凤 ;
张越 ;
刘瑞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34 (03) :339-343
[5]   全力破解“卡脖子”问题 [J].
原诗萌 .
国资报告, 2019, (03) :56-59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思想发展的四个里程碑 [J].
牛利娜 .
科学管理研究, 2018, 36 (06) :1-4+9
[7]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述评与未来研究 [J].
蒋军锋 ;
李孝兵 ;
殷婷婷 ;
屈霞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7, 29 (06) :109-120
[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溯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创新演变脉络 [J].
朱云鹃 ;
李颖 ;
李丹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 (01) :9-14
[9]   原始性创新的触发机制研究—基于动机性信息处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视角 [J].
杨燕 ;
蔡新蕾 .
科研管理, 2016, 37 (09) :1-10
[10]   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下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基于江苏省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 [J].
曹广喜 ;
刘禹乔 ;
査颖 .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18) :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