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63
作者
周飞舟
吴柳财
左雯敏
李松涛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土地财政; 农民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路径进行了回顾和考察,认为中国城镇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渐进型"特征和社会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即从工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发展的主题和任务不同,后一个阶段解决的恰好是前一阶段的遗留问题,三个阶段首尾衔接,形成了明显的"接力"发展的格局。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特色道路的形成取决于多重关系的互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国家与农民三对关系,三对关系分别主导了三个阶段。当前的"新型城镇化"正是国家力量进行干预,对农民群体的流动人口和贫困人口实施全面扶持、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64+243 +243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农民上楼”后财产权利的变化 [J].
张鸣鸣 .
中国农村经济, 2017, (03) :74-85
[2]   什么是人的城镇化? [J].
李强 ;
王昊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2) :1-7+150
[3]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J]. 刘守英.中国乡村发现. 2016(06)
[4]   外出还是留守?——农村夫妻外出安排的经验研究 [J].
李代 ;
张春泥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5) :139-163+244
[5]   农民工留城意愿再研究——基于代际差异和职业流动的比较分析 [J].
卓玛草 ;
孔祥利 .
人口学刊, 2016, 38 (03) :96-105
[6]   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与社会融合 [J].
陈云松 ;
张翼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6) :78-95+206
[7]   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 [J].
周飞舟 ;
王绍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1) :66-83+203
[9]   严控与激励并存: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 [J].
谭明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7) :125-142+207
[10]   户口、职业隔离与中国城镇的收入不平等 [J].
吴晓刚 ;
张卓妮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6) :118-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