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华北平原新生界盖层地温梯度图及其简要说明
被引:20
|作者:

陈墨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邓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新生界盖层;
地温梯度图;
局部地热异常;
华北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新编比例尺为1:1500000的华北平原新生界盖层地温梯度图。该图以近4000口钻井的温度资料和对地温场控制因素的分析为基础,并结合地温场数学模拟计算结果编制而成。圈定全区地温梯度G>4℃/100m及大地热流q>62mw/m2的局部地热异常区44片,总面积为25000km2,为地热能勘探、开发远景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2] 确定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大地热流的方法[J]. 地质科学, 1989, (02) : 151 - 161陈墨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3] 黄淮海平原地热资源及其农业利用[J].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9, (01) : 50 - 53陈墨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邓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4] 地下水垂直运动的地温场效应与实例剖析[J]. 地质科学, 1989, (01) : 77 - 81邓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5] 华北平原区地温梯度与基底构造形态的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2) : 146 - 155熊亮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菊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6] 鲁北平原地温分布的特点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J]. 地质科学, 1987, (01) : 1 - 13陈墨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黄歌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7] 华北平原地下热水形成条件与赋存特征[J]. 地球科学, 1985, (01) : 83 - 90陈墨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邓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汪集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9] 渤海地温场特点的初步研究[J]. 地质科学, 1984, (04) : 392 - 401陈墨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黄歌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汪缉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邓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汪集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10] 热流的折射和再分配的数学模拟[J]. 地质科学, 1984, (04) : 445 - 454熊亮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菊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