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中的“捆绑机制”批判——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的决策效能反思

被引:9
作者
刘东华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新农保; 捆绑机制; 普惠制; 赡养; 个体独立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2009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简称"新农保")。本文对"新农保"中采取养老保障"捆绑机制"为焦点,从"新农保制度"的基本架构入手,分析认为"捆绑机制"是对新农保普惠性、保障主体独立性和我国赡养趋势的背离,它会直接影响到新农保制度的有效实施。通过对"捆绑机制"的反思,本文提出政府应以政策目标为导向,采取正确措施,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才能发挥新农保政策效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京郊农民后顾无忧——北京“新农保”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J].
隗淑容 .
农村工作通讯, 2009, (15) :20-21
[2]   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意涵及其实现途径 [J].
孙亮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08) :41-44
[3]   社会政策创新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J].
张秀兰 ;
徐月宾 ;
张玉荣 .
江苏社会科学, 2007, (04) :42-47
[4]   反哺的两难──独生子女赡养意识和赡养能力的分析 [J].
董小苹 .
当代青年研究, 1998, (02) :11-12
[6]  
宝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5%.[N].李艳;刘晓菲;.陕西日报.2009,
[7]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苦果”主要在农村.[N].唐钧;.社会科学报.2008,
[8]  
公共管理概论.[M].(美) 弗雷德里克森 (Frederickson;H.G.) ; 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9]  
保险与社会保障.[M].郑秉文;麦克尔·奥尔扎格(MichaelOrszag)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10]  
公共管理新论.[M].曾峻; 著.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