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生成、风险及应对

被引:41
作者
王立群 [1 ]
杨芸伊 [2 ,3 ]
机构
[1] 怀化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2] 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3] 湘潭大学
关键词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生成; 潜在风险; 应对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技术与学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经由“技术—教育”的嵌入逻辑,人工智能从范畴、要素和范式等方面助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实践,生成了“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实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主体性消解、价值性偏离、情感性威胁和自我性失衡等潜在风险。亟需从把稳“恒”与“变”的逻辑主线,驾驭技术与价值逻辑的现实张力,提升人机交互的情感温度,匡正虚实相融下的自我失衡等方面构建“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一体互嵌的深度融合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社会治理:人工智能时代算法偏见的问题与规制 [J].
岳平 ;
苗越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8 (06) :1-11
[3]   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若干认识 [J].
赵志耘 ;
徐峰 ;
高芳 ;
李芳 ;
侯慧敏 ;
李梦薇 .
中国软科学, 2021, (06) :1-12
[4]   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批判与主张 [J].
李芒 ;
张华阳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3) :29-39
[6]   人工情感:技术与人文的新融合 [J].
肖峰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01) :91-97
[7]   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 [J].
吴琼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23) :8-11
[8]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及其模式 [J].
李梁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78-82
[9]  
网络传播伦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钟瑛著, 2005
[10]  
网络社会的崛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