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AR4多模式对中国地区未来40a雪水当量的预估

被引:13
|
作者
王芝兰 [1 ]
王澄海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气候变化; CMIP3计划; 雪水当量; 模式评估; 模拟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评估参加CMIP3计划的22个GCM在20世纪气候情景(20C3M)下中国地区雪水当量模拟能力的检验,挑选出模拟能力较好的模式,通过多模式集合方法,对SEARS的模拟结果进行集合,预估未来40a雪水当量在中国地区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A1B情景下和B1情景下,中国地区未来40a雪水当量年际变化均呈减少趋势;在A1B和B1情景下,青藏高原地区、华北平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及东北北部地区的雪水当量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在昆仑山西段帕米尔高原地区减少最为显著,其次为喜马拉雅山区和巴颜喀拉山东段地区.在中国北部的内蒙古高原地区、云贵高原等部分地区的雪水当量则有所增加.总体上,A1B情景下比B1情景下雪水当量的减少更为明显.2021-2050年雪水当量在青藏高原减少显著;对于季节变化来说,在秋冬季积雪的累积期,雪水当量可能增加,尤其在10-12月,而在积雪消融的春夏季(2-6月)有所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273 / 12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CMIP3模式对未来50a欧亚大陆雪水当量的预估
    马丽娟
    罗勇
    秦大河
    [J]. 冰川冻土, 2011, (04) : 707 - 720
  • [2] 新疆北部地区积雪深度变化特征及未来50a的预估
    王澄海
    王芝兰
    沈永平
    [J]. 冰川冻土, 2010, 32 (06) : 1059 - 1065
  • [3] 1999—2008年中国地区雪密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特征
    戴礼云
    车涛
    [J]. 冰川冻土, 2010, (05) : 861 - 866
  • [4] 1961—2007年辽宁省积雪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降水的关系
    赵春雨
    严晓瑜
    李栋梁
    王颖
    罗勇
    [J]. 冰川冻土, 2010, (03) : 461 - 468
  • [5]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now cover over China in the last 40 years[J]. ChengHai Wang 1,2*,ZhiLan Wang 1,Yang Cui 1 1.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00,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ospheric Sciences,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Gansu 730000,China.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09(06)
  • [6] 河套及其邻近不稳定积雪区积雪日数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惠英
    李栋梁
    王文
    [J]. 冰川冻土, 2009, 31 (03) : 446 - 456
  • [7] CMIP研究计划的进展及其在中国地区的检验和应用前景
    王澄海
    吴永萍
    崔洋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5) : 461 - 468
  • [8] 7个IPCC AR4模式对中国地区极端降水指数模拟能力的评估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江志红
    陈威霖
    宋洁
    王冀
    [J]. 大气科学, 2009, 33 (01) : 109 - 120
  • [9] 北疆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变化趋势
    王秋香
    张春良
    刘静
    刘卫平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1) : 39 - 43
  • [10] 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性能评估
    孙颖
    丁一汇
    [J]. 气象学报, 2008, (05) : 765 -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