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

被引:141
作者
黄少安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发展战略; 阶段性演变; 理论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通过总结实践和梳理重要文件,把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发展分为五个不同战略阶段,分别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粮食产量战略;农业、乡镇企业并举战略;减负增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小城镇战略;"三农"统筹、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战略;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新土改")与乡村振兴战略。对40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做了系统的理论思考,对一些重大实践事件进行了理论分析,阐释了其理论依据、证实和证伪的理论和理论的创新,并且阐释了如何科学理解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和展望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土地集中效应差异化假说——农业经济时代与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时代土地集中效应比较 [J].
黄少安 ;
谢冬水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09) :5-21
[3]  
吾民无地[M]. 东方出版社 , 文贯中, 2014
[4]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