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收益影响因素贡献率测度与分析

被引:34
作者
曾福生
戴鹏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粮食; 收益; 贡献率; 协整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利用稻谷、玉米、小麦及三粮整体在1990~2008年间的可比成本收益数据,本文从弹性和贡献率两个方面就各因素对粮食生产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价格是影响粮食生产变动最为关键的因素,提高粮价是提高粮食生产收益最为有效的手段,远大于其他因素对收益的影响;其后依次排序为:物质与服务费用、单产和政策性成本。提高粮食单产依旧是促进粮食生产收益提高的重要手段,但作用有限;而物质与服务费用的稳定增长则是阻碍粮食生产收益提高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种粮补贴政策对广东省农户种粮收益的作用效果与政策建议 [J].
余建斌 ;
韩瑞宏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0, (04) :429-433
[2]   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J].
刘克春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2) :12-21
[3]   种稻大户稻作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8县(区)619户种稻大户的调研 [J].
翁贞林 ;
朱红根 ;
张月水 ;
丁文斌 .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2) :76-83
[4]   我国水稻生产的特点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J].
王志刚 ;
申红芳 ;
王磊 .
中国稻米, 2010, 16 (01) :26-29
[5]   河北省玉米生产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J].
刘滨 ;
王建中 ;
刘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1) :15438-15440
[6]   中国玉米生产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彭克强 .
社会科学战线 , 2009, (11) :95-103
[7]   中国粮食生产收益及其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以1984~2007年稻谷、小麦、玉米为例 [J].
彭克强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6) :13-26
[8]   农户视角的惠农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基于河北省450份问卷调查 [J].
刘志国 ;
赵帮宏 ;
王余丁 ;
李存超 .
农业经济, 2009, (02) :14-16
[9]   主产区种粮成本分析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基于湖北省荆州市2006年农户调查数据 [J].
王薇薇 ;
王雅鹏 .
农村经济 , 2008, (10) :35-38
[10]   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基于河南省的调查 [J].
卢向虎 ;
吕新业 ;
李先德 ;
秦富 .
农业展望, 2008, (06)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