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

被引:31
作者
董天策 [1 ]
王君玲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暨南大学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 研究; 议题; 视角;
D O I
10.19997/j.cnki.xdcb.2011.08.005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本文在追溯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历史进路的基础上,试图厘清该研究领域的学术渊源、研究视阈和研究焦点。本文认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进路呈现出多方面的转向。一方面,研究立场由相对单一的官方立场逐步走向官方、学界等多种立场,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开始摆脱意识形态的判断而走向科学;另一方面,研究心态由刺激-反应式的紧张趋于缓和,客观的学术研究态度得到广泛认可。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领域的研究议题主要集中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诱因和形成要素、涵义与特性、心理研究等四个方面。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存在着部分研究过度价值评判、研究方法过于单一、核心问题亟待深入等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J].
曾润喜 ;
徐晓林 .
情报杂志, 2010, 29 (12) :1-4
[2]   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要素研究 [J].
陈强 ;
徐晓林 .
情报杂志, 2010, 29 (11) :15-18+43
[3]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疏导与媒体责任 [J].
黄月琴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7 (05) :109-112
[4]   网络群体事件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 [J].
林凌 .
学海, 2010, (05) :19-24
[5]   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管理的理念转变 [J].
芦何秋 ;
秦志希 .
新闻传播, 2010, (09) :12-13
[6]   隐性的权力,现实的回归——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视角论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 [J].
毛启蒙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4) :94-97
[7]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内涵研究 [J].
杜鹏 .
未来与发展, 2010, 33 (08) :38-43
[9]   风险·制度化:“网络群体性事件”症候表征与治理分析 [J].
罗锋 ;
王权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 (04)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