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辅助:破解环境刑事司法证据困局之匙

被引:3
作者
徐骏
苗运卫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智能辅助; 环境刑事司法; 证据; 行刑衔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证据取得、固定与认定是环境刑事司法的关键所在。因为环境案件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取证主体的法定职责与技术能力难以统一、环境证据的科学认知与法律判断难以连接、举证责任的接近原则与无罪推定难以平衡已经成为困扰环境刑事司法的难题。在智能时代,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推动环境行刑衔接机制的有效运转、构建环境证据的认知转译平台、建立环境行为主体的数字档案,应是破局的有益思路。智能辅助将成为破解环境刑事司法证据困局的良钥:智能基准构建助力行刑协调、环境数据共享降低取证难度、呈现方式优化保障证据固定、同类数据推送辅助事实认定、智能管理监督规范鉴定标准,都将有效提升环境刑事司法的质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 [J].
杨继文 .
政治与法律, 2017, (12) :77-88
[2]   生态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证据问题及解决 [J].
赵旭光 .
证据科学, 2017, 25 (05) :547-557
[3]   中国环境司法的基本形态、当前样态与未来发展——对《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15—2017)》的解读 [J].
吕忠梅 ;
焦艳鹏 .
环境保护, 2017, (18) :7-12
[4]   智慧法院的法理审思 [J].
徐骏 .
法学, 2017, (03) :55-64
[5]   我国环境诉讼的困境与出路 [J].
王灿发 ;
冯嘉 .
环境保护, 2016, 44 (15) :11-14
[6]   法治中国视域下的司法体制改革研究 [J].
杨小军 .
法学杂志, 2014, 35 (03) :25-33
[7]   环境司法鉴定机构建设初探 [J].
黄卫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 22 (01) :1-4
[8]  
人工智能.[M].朱福喜.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9]  
人工智能新视野.[M].张自力.科学出版社.2016,
[10]  
互联网时代的环境大数据.[M].刘锐.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