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生育率的理论综述

被引:4
作者
黄匡时 [1 ]
马小红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低生育率; 很低生育率; 极低生育率; 超低生育率;
D O I
10.19357/j.cnki.35-1295/d.2011.06.008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进入很低生育率行列,中国的部分特大城市甚至已经进入超低生育率。低生育率事实呼唤低生育率理论。对与低生育率相关的七种理论进行分析,包括人口转变理论、理论选择理论、班加茨的低生育率模型、低生育率陷阱理论、扩散理论、性别均衡理论和文化视角。这些理论和模型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女性学、行为主义和文化等不同学科,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对生育率进行解读。人口学家不能依靠一个囊括所有方面的宏大理论来解释多样化的低生育率现实,而要从地区模式来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的低生育率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低生育率陷阱:是事实还是神话? [J].
石人炳 .
人口研究, 2010, 34 (02) :107-112
[2]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J].
郭志刚 .
人口研究, 2008, (04) :1-12
[3]   “双独政策”影响下北京市人口生育水平变动分析 [J].
马小红 .
人口研究, 2004, (01) :75-79
[4]   “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其思考 [J].
蒋耒文 .
人口研究, 2002, (03) :45-49
[5]  
Global Crisis in Fertility Theory: What Went Wrong?[J] . Mahmuda Khatun.Canadian Social Science . 2008 (3)
[6]   Is low fertility a twenty-first-century demographic crisis? [J].
Morgan, SP .
DEMOGRAPHY, 2003, 40 (04) :58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