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需双边匹配决策模型

被引:12
作者
何继新 [1 ,2 ]
罗永泰 [2 ]
机构
[1]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公共物品; 双边匹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成为社区基层治理和促进社区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供需不匹配是制约社区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主要困境。基于供给和需求主体心理偏好行为,以内在整体感知价值最大化目标为导向构建公共物品供需双边匹配目标优化模型,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实证分析。最终,从主体心理行为不同角度得出不同供需匹配方案,并提出供需匹配要以供需主体心理偏好为出发点,信息对称为保障前提,供需主体互评体系为手段,形成系统化自主决策机制,进而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并增进供给整体满意度,为提升城市社区公共物品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公共品双层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D].赵宝廷.山东大学.2007, 03
[2]  
双边匹配理论及其在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应用.[D].张成.华南理工大学.2010, 04
[3]  
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偏好显示机制研究.[D].张海丽.西北大学.2008, 08
[4]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D].田亚峰.华南师范大学.2007, 06
[5]  
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路依婷.上海交通大学.2007, 01
[6]   Moral Satisficing: Rethinking Moral Behavior as Bounded Rationality [J].
Gigerenzer, Gerd .
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10, 2 (03) :528-554
[7]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治理与优化——基于三大失灵理论的分析 [J].
王向南 ;
金喜在 .
税务与经济, 2015, (03) :47-51
[8]   考虑主体心理行为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J].
乐琦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 35 (01) :120-125
[9]   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偏好显示困难、税收激励与政策建议 [J].
常江 ;
王忠民 ;
张海丽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9 (05) :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