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避暑胜地形成机制及旅游竞争力的分析

被引:16
作者
薛刚
孙根年
余志康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避暑旅游; 避暑胜地; 综合竞争力;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18-01-022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人们对凉爽气候环境的需求产生了避暑旅游这项旅游活动。文中以此为着眼点,选取承德避暑山庄、北戴河等10大避暑胜地,分别从盛夏气候舒适度、旅游资源价值、区位可达性等三个方面,对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测评。结论如下:(1)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是凉爽气候、优美景物、方便交通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从气候因素来看,盛夏与区域中心高温城市温差在10~12℃之间,是避暑旅游地形成最佳气候条件;(3)文中将盛夏接待客流量看成是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的显性指标,分析了与三大因素的关系,发现避暑气候指数、景观资源、交通区位是其最重要的三大影响因素。该研究为避暑旅游地建设及旅游活动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气候舒适性视角的辽宁海岛旅游开发策略* [J].
龙江智 ;
李恒云 .
资源科学, 2012, 34 (05) :981-987
[2]   避暑经济的几个基础性问题探讨 [J].
石培新 .
资源科学, 2010, 32 (10) :1999-2004
[3]   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概述 [J].
刘园园 ;
金颖若 .
生态经济, 2010, (06) :115-118+123
[4]   中国西部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 [J].
马丽君 ;
孙根年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5) :791-797
[5]   中国旅游LR-NS-FA空间错位的组合矩阵分析 [J].
王美红 ;
孙根年 ;
康国栋 .
人文地理, 2009, (04) :115-119+97
[6]   我国四大避暑胜地成因之探究 [J].
蒋炯坪 .
中国西部科技, 2008, (15) :62-64
[7]   中国省际入境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区位可达性的矩阵分析 [J].
李琦 ;
孙根年 ;
韩亚芬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5) :101-106
[8]   陕西省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J].
马丽君 ;
孙根年 ;
李馥丽 ;
王宾站 .
资源科学, 2007, (06) :40-44
[9]   西安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年内变化相关性分析 [J].
孙根年 ;
马丽君 .
旅游学刊, 2007, (07) :34-39
[10]   庐山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评价及深度开发 [J].
蒋晓伟 ;
冯立梅 ;
杨达源 ;
欧阳怀龙 ;
任朝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3) :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