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如何被集体化的

被引:29
作者
田传浩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宅基地; 生产资料; 农村住房; 制度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321.32 [集体所有制];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农业集体化改造,最初的目标是耕地等生产资料的集体化,然而由于无法解决新增宅基地化公为私的困境,而不得不将宅基地所有权集体化,并由集体解决新增宅基地使用权分配,与宅基地具有类似特征的坟地也基于同样的逻辑被集体化。1956~1962年,宅基地名义所有权的集体化既非自上而下理性设计的结果,也非资源禀赋和技术变化导致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而是国家理性设计中遇到了难以处理的议题,而不得不进行的制度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特殊性与出路 [J].
刘守英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3) :18-24+43
[3]   中国住房的双重属性:消费和投资的视角 [J].
杨赞 ;
张欢 ;
赵丽清 .
经济研究, 2014, 49(S1) (S1) :55-65
[4]   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历史、挑战与选择 [J].
孔祥智 ;
刘同山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3, 4 (04) :78-133
[5]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范解析、实践挑战及其立法回应 [J].
陈小君 ;
蒋省三 .
管理世界, 2010, (10) :1-12
[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嬗变的历史考察 [J].
喻文莉 ;
陈利根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8) :46-50
[7]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 [J].
丁关良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9-21
[8]   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研究 [J].
高圣平 ;
刘守英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2) :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