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效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与DEA检验的经济史研究

被引:5
作者
中国产业体系的制度结构研究课题组
机构
[1]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计划经济; 制度变迁;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经济史; 历史计量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由于史料与数据缺失以及学术传统等原因,经济学界对计划经济的具体运行机制及其效率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在制度变迁理论的框架上,利用最新的历史资料,对建国初期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1949-1957年)进行经济史层面的归纳,通过分析经济史料中的事件细节,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相关数据,试图揭示出这次基本经济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制度绩效。研究结果发现:计划经济的建立,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产业体系失衡、价格机制缺失、供求关系紊乱、企业缺乏竞争等问题,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经济效率受到了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3+128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经济国有化与行政垄断制度的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经济史研究 [J].
陈林 ;
朱卫平 .
财经研究, 2012, 38 (03) :49-58
[2]   转型时期经济波动对我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 [J].
邵军 ;
徐康宁 .
经济研究, 2011, 46 (12) :97-110
[3]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货币政策回顾:1952—1978 [J].
张鹏 ;
许亦平 ;
林桂军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0, (03) :116-122
[7]   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 [J].
姚洋 ;
郑东雅 .
经济研究, 2008, (04) :26-40
[9]   中国垄断性产业的行政垄断及其管制政策 [J].
王俊豪 ;
王建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2) :30-37
[10]   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 [J].
陈甬军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4, (03) :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