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理:社会正义与公众参与

被引:5
作者
刘军 [1 ]
李三虎 [2 ]
机构
[1]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2] 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
关键词
科技治理; 社会正义; 科技共同体; 公众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01 [科学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科技与社会之间的明显张力,使当代科技治理面临着一个重要的社会正义难题:如何推动科技发展实现正价值最大化和负价值最小化?围绕这一问题,构成目前科技治理的诸多政治哲学理念之间显然存在的某种分隔。如果说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主要解决的是科技正价值最大化问题的话,那么契约主义和社群主义作为补充,主要解决的是科技负价值最小化问题。按照这一理路,科技正价值最大化问题只能通过科技共同体的内部正义要求来解决,负价值最小化问题只能通过外部正义要求来解决。但问题在于这种分治方法有时并不十分清晰,尤其当一个新技术项目开发从其对生命和环境的意义来理解时,它就不仅是一个涉及未来的社会问题,而且在目前直接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事情。因此可以认为科技共同体的外部正义要求除在科技价值链下游通过政府力量来满足外,也常常在科技价值链上游借助其外部正义要求的内部化策略来加以满足。科技共同体的外部正义要求内部化策略与传统技术精英治国论的不同在于,它并不排斥公众参与。在当今民主秩序下,这种内部化策略与公众参与将共同构成以人类自由和幸福为社会正义标准的增强型科技治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159 +1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科学的正义维度探析——论赫费的科学技术伦理学 [J].
张海燕 ;
高靖生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05) :97-100
[2]   技术正义论 [J].
李华荣 .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 (04) :18-21
[3]  
技术批判理论.[M].(美)安德鲁·芬伯格(AndrewFeenbeyg)著;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