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中心地系统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13
作者
朱媛媛
王士君
冯章献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东北边境地区; 中心地系统; 中心性测度; 边界效应; 口岸;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5.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通过构建边境地区中心地的中心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抽取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额、进出口贸易额、外贸依存度、城市化率、口岸数量与级别6个主成分对东北地区38个县级及以上边境中心地进行中心性测度,并据之将其划定三个等级。东北边境地区呈现绥芬河、满洲里、丹东、黑河、珲春5个一级、8个二级、25个三级中心地的空间格局。并在中心地等级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东北边境地区中心地系统空间格局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724 / 7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城市与区域关系演化过程及新时代特征 [J].
姜丽丽 ;
王士君 ;
朱光明 .
经济地理, 2009, 29 (08) :1307-1311+1322
[2]   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互作用模型 [J].
黄晓军 ;
李诚固 ;
黄馨 .
经济地理, 2008, (01) :55-58
[3]   黑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 [J].
梅林 ;
郭建香 .
经济地理, 2008, (01) :21-24
[4]   对外开放与沿边开放城市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检验——以东北地区为例 [J].
李秀敏 ;
孟昭荣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36-140
[5]   图们江地区空间结构的演进及其调控对策研究 [J].
李秀敏 ;
吴晓青 .
地理科学, 2006, (01) :26-32
[6]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 [J].
朱传耿 ;
王振波 ;
仇方道 .
人文地理, 2006, (01) :1-5+128
[7]   省会城市中心性研究 [J].
俞勇军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05, (03) :352-357
[8]   边境区位、边境区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以辽宁省-朝鲜边境地区经济合作为例 [J].
李铁立 ;
姜怀宇 .
人文地理, 2004, (06) :1-5+48
[9]   边境区位及其再创造初探 [J].
李铁立 ;
姜怀宇 .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04) :38-43
[10]   图们江地缘经济区发展对策研究 [J].
陈才 .
东北亚论坛, 2002, (03) :19-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