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研究的具身范式

被引:90
作者
樊友猛 [1 ]
谢彦君 [2 ,3 ]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3] 海南大学旅游体验研究与设计中心
关键词
旅游体验; 身体; 具身范式; 旅游隐喻; 非表征;
D O 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1.007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学界对旅游者具身体验的研究积累了一定成果,已具备推动旅游体验研究范式转型的能力。首先,文章总结本真性、凝视、表演等范式演进的动因和过程,提出具身理念在理解和解释旅游体验现象时的优势。继而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阐释具身范式的内涵,总结该范式的基本原则与理论框架。研究认为,具身范式秉持"身体-主体"本体论,旅游具身体验是旅游者经由自我身体与旅游世界发生交互从而获得存在意义的过程。对旅游具身体验的呈现,需要综合符号学和非表征理论,依据"超表征"的认识论来理解。与之相应,提出获取现场数据、加深现象描述、揭示行动过程和涉入研究情境的方法论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体验”的内涵与旅游体验属性新探 [J].
樊友猛 ;
谢彦君 .
旅游学刊, 2017, 32 (11) :16-25
[2]   身体视角下的旅游体验——基于徒步游记与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 [J].
谢彦君 ;
樊友猛 .
人文地理, 2017, 32 (04) :129-137
[3]   呵护“姆庇之家”,重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J].
谢彦君 .
旅游学刊, 2017, 32 (01) :8-10
[5]   具身欲求与身体失范:旅游不文明现象的一种理论解释 [J].
樊友猛 ;
谢彦君 .
旅游学刊, 2016, 31 (08) :4-6
[6]   被玻璃所阻隔的“声音景观” [J].
雷蒙德·默里·谢弗 ;
王敦 .
文学与文化, 2016, (02) :92-94
[7]   感官民族志:理论、实践与表征 [J].
张连海 .
民族研究, 2015, (02) :55-67+124
[8]   体验取样法在情绪研究中的应用优势 [J].
邓欣媚 ;
丁雪辰 ;
桑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 (01) :77-83
[9]   从身体现象学到泛身体哲学 [J].
杨大春 .
社会科学战线, 2010, (07) :24-30
[10]   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 [J].
贾旭东 ;
谭新辉 .
管理学报, 2010, 7 (05) :656-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