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985工程”评价研究

被引:5
作者
欧玉芳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985工程”; 双重差分模型; 政策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基于三个建设周期的基期和追踪期面板数据,文章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985工程"对建设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关变量产生的数量效应。研究发现,"985工程"对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关变量产生积极效应,但对社会服务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不显著,并且周期效应具有明显的延续性。此外,"985工程"对综合类建设高校和理工类建设高校相应变量产生的效应各有差异。研究结论将为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和建设策略的选择提供实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亚欧四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比较研究 [J].
邱均平 ;
欧玉芳 .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6, 32 (04) :36-44+88
[4]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政治功能 [J].
陈学飞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83-86
[5]   高校技术转让单因素效率研究 [J].
许治 ;
杨风 .
科研管理, 2013, 34 (03) :145-153
[6]   世界一流大学的成本与收益 [J].
菲利普·G·阿特巴赫 ;
覃文珍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01) :28-31
[7]   建设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的动员令——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一流大学的论述 [J].
袁贵仁 .
求是, 2002, (07) :51-54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J]..中国高等教育.1993, 04
[9]  
Building global-class universities: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985 Project.[J].Han Zhang;Donald Patton;Martin Kenney.Research Policy.2012,
[10]   Building world-class research university: The Brain Korea 21 project [J].
Shin, Jung Cheol .
HIGHER EDUCATION, 2009, 58 (05) :66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