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半年西太副高位置与东亚季风雨带(区)的气候联系

被引:28
|
作者
俞亚勋 [1 ,2 ]
王式功 [2 ]
钱正安 [3 ,4 ]
宋敏红 [3 ]
王安宇 [5 ]
机构
[1] 江苏省气候中心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及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4]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5]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西太副高西脊点; 逐候平均雨量; 华南前汛期; 江淮梅雨期; 北方多雨期; 华西秋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东部的夏季风降水气候,利用1951-2005年中国实测日雨量和美国NCEP/NCAR 1982-1994年逐日高度及风场再分析资料,绘制了多站多年逐候平均雨量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西脊点多年逐候平均位置图,揭示了夏半年西太副高位置与东亚季风降水雨带(区)的气候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西太副高西脊点位置的相对稳定阶段及大幅度东缩西伸突变与季风雨带(区、期)关系密切。平均说,在西太副高北进东缩期,当西脊点相对稳定在菲律宾西北面海域、台湾海峡西北面及日本西南面海域时,将分别带来29-33候的华南前汛期、35-40候的江淮梅雨期及42-49候的北方多雨期;我国西北(西南)区秋雨则是副高南撤期50-52(55-61)候明显西伸并滞留在台湾海峡西北面(粤、桂沿海)的产物;而27-28(47-48)候的西太副高大幅度东缩(西伸)突变则指示夏季风即将爆发(开始南撤)的先兆。(2)揭示了西北区东部的关中汉中区和其余部分的降水气候分别主要受江淮梅雨和北方雨期影响等平均事实和特征。(3)长序列的单站逐候平均雨量图和西太副高西脊点逐候平均位置图不失为东亚夏季风降水气候分析和预测的重要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510 / 152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8 条
  • [1] 近50年华北区8月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翟颖佳
    李耀辉
    施春华
    [J]. 高原气象 , 2013, (03) : 787 - 797
  • [2] 西北区西部夏半年强降水分布与变化特征
    栾晨
    宋敏红
    蔡英
    钱正安
    [J]. 高原气象 , 2012, (03) : 629 - 637
  • [3] 广东开汛日期的多尺度物理统计预测模型
    谷德军
    高晓容
    纪忠萍
    李琼
    [J]. 高原气象, 2012, 31 (03) : 768 - 776
  • [4] 影响东北初夏和盛夏降水年际变化的环流特征分析
    沈柏竹
    林中达
    陆日宇
    廉毅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3) : 402 - 412
  • [5] 中蒙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Ⅱ):综合气候分区及各分区降水周期变化的进一步分析
    陈豫英
    陈楠
    钱正安
    王式功
    [J]. 高原气象 , 2011, (01) : 13 - 21
  • [6]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
    毛文书
    巩远发
    周强
    [J]. 高原气象, 2009, (06) : 1291 - 1298
  • [7] 夏季不同源地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Ⅱ):减、增各源区水汽的敏感性试验结果[J]. 周建琴,钱正安,蔡英,宋敏红.高原气象. 2009(06)
  • [8] 夏季不同源地水汽对我国西北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Ⅰ):模拟试验方案及对照试验结果[J]. 周建琴,蔡英,钱正安,宋敏红.高原气象. 2009(06)
  • [9] “雨燕”中风暴算法在北京奥运天气预报示范项目中的应用及改进
    胡胜
    汪瑛
    陈荣
    何如意
    [J]. 高原气象, 2009, (06) : 1434 - 1442
  • [10] 近57a夏季西太平洋副高面积的年代际振荡及其与中国降水的联系
    钱代丽
    管兆勇
    王黎娟
    [J].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5) : 677 - 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