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合约论——基于对外部性的新解释

被引:2
作者
何晓星
机构
[1]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
关键词
外部性; 合约; 公共选择; 帕累托最优; 退出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9 [产业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摘要
外部性的新定义是:没有参与订立特定相关合约的其他人所给予上述合约订立人的影响。上述订立的特定相关合约就是内部合约。所谓影响或某种控制,都是经过一致同意达成合约实现的。上述"其他人"不参加内部合约从而不受它控制,但对内部合约订立人产生影响,必定是同内部合约订立人达成了另外的合约即外部合约。上述内外合约组合成双重合约,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在拥有完全退出权的条件下,所有合约包括内外合约,都是每个参与人通过收益成本计算而一致同意达成的,其中包括为降低决策成本而一致同意采取各种授权方式达成的合约。内外合约的联系即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其中外部合约作为外部选择点,由于条件的不同,或是可以保障内部合约的达成与稳定,或是可以替代内部合约参与人使其退出并改变内部合约。但上述退出权的实现取决于退出效用是否不小于退出成本。公共选择、合作博弈、讨价还价和一般均衡等理论同样可以解释双重合约。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内公外私是一般组织的基本特征——一种关于双重合约的理论分析 [J].
何晓星 .
社会科学, 2009, (02) :27-37+188
[2]   论“内公外私”产权——兼论公私合营产权 [J].
何晓星 .
社会科学, 2003, (11) :20-25
[3]   破解中国产权制度同市场机制结合之谜——两个新的理论模型 [J].
何晓星 .
中外管理导报, 2002, (12) :27-31
[4]   TWO CONCEPTS OF EXTERNAL ECONOMIES [J].
Scitovsky, Tibor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4, 62 (02) :143-151
[5]  
合作博弈论.[M].董保民; 王运通; 郭桂霞; 著.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6]  
讨价还价理论及其应用.[M].(英)阿伯西内·穆素(AbhinayMuthoo)著;管毅平;郑丹秋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7]  
破解中国初期市场经济之谜.[M].何晓星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8]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  
同意的计算.[M].(美)詹姆斯·M.布坎南(JamesM.Buchanan);(美)戈登·塔洛克(GordonTullock)著;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  
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M].(美)A.爱伦·斯密德(A.AllanSchmid)著;黄祖辉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