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人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研究

被引:7
|
作者
陈宏 [1 ]
刘晨浩 [2 ]
机构
[1]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2]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
关键词
生人社会; 治理; 法治化;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18.06.026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人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社会治理层面的具体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人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构建"生人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以法律为核心的制度规范体系、契约化运行机制、信任保障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治理的精细化保障机制,即是理性有序有效应对"生人社会"产生的复杂经济社会关系的对策性抓手。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法理学解读
    郑华
    李龙
    [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0 (01) : 20 - 25
  • [2] 社会转型与基层治理[J]. 袁绪程. 南方论丛. 2010 (01)
  • [3] “陌生人社会”中的制度化生存[N]. 孙琳,刘少杰,翟学伟. 四川日报. 2006 (007)
  • [4]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 学习出版社 ,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 2017
  • [5] 法治中国名家谈[M]. 人民出版社 , 张文显, 2014
  • [6] 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英)齐尔格特·鲍曼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