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资本逻辑的内涵、特征和意义探微

被引:5
作者
陈鹏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公有资本; 逻辑; 生产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39 [资本和剩余价值];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公有资本逻辑。它是对私有资本逻辑的扬弃,是把公有制和资本逻辑相结合的过渡性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争取和保持公有资本逻辑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的领导权。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21世纪资本论.[M].皮凯蒂.中信出版社.2014,
[2]  
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8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著作编 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8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7]  
Globalization and Neoliberalism.[J].David M. Kotz.Rethinking Marxism.2002, 2
[9]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J].
程恩富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1) :16-2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