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光热复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案及其仿真分析

被引:15
作者
陈晓弢 [1 ,2 ]
王国华 [3 ]
司杨 [1 ]
梅生伟 [1 ,2 ]
薛小代 [1 ,2 ]
陈来军 [1 ,2 ]
张学林 [2 ]
机构
[1] 青海大学启迪新能源学院
[2]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江苏加怡热电有限公司
关键词
光热复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储能效率; 双PWM变流器; 热力学分析; 最大效率转速; 最大效率控制;
D O I
10.16081/j.issn.1006-6047.2018.05.003
中图分类号
TK02 [蓄能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0502 ;
摘要
在现有光热复合压缩空气储能(ST-CAES)实验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ST-CAES的改进设计方案。通过引入回热系统和双脉宽调制(PWM)变流技术,实现了压缩热的回收利用与"柔性"并网。从影响STCAES膨胀发电系统性能的热力学参数、最大效率控制2个方面开展稳态与动态研究,分别建立了稳态热力学模型和膨胀发电机最大效率转速模型。搭建了ST-CAES并网发电系统的动态仿真平台,仿真分析表明,采用压缩空气先由回热系统预热、再经太阳能集热系统加热的技术路线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储能效率;采用双PWM变流器接入电网的控制策略,可在满足负荷功率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膨胀发电系统最大效率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用于缓解电网调峰压力的储能系统规划方法综述 [J].
徐国栋 ;
程浩忠 ;
马紫峰 ;
范松丽 ;
方斯顿 ;
马则良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 37 (08) :3-11
[2]   压缩空气膨胀发电系统最大效率跟踪控制策略 [J].
宋洁 ;
赵波 ;
梁丹曦 ;
刘海军 .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7, 6 (01) :154-161
[3]  
Design and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of non-supplementary fired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TICC-500[J]. MEI Sheng Wei,WANG Jun Jie,TIAN Fang,CHEN Lai Jun,XUE Xiao Dai,LU Qiang,ZHOU Yuan,ZHOU Xiao Xin.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5(04)
[4]   多级回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评估方法 [J].
刘斌 ;
陈来军 ;
梅生伟 ;
王俊杰 ;
王思贤 ;
方陈 .
电工电能新技术 , 2014, (08) :1-6+20
[5]   储能技术综述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望 [J].
罗星 ;
王吉红 ;
马钊 .
智能电网, 2014, 2 (01) :7-12
[6]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J].
张新敬 ;
陈海生 ;
刘金超 ;
李文 ;
谭春青 .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2, 1 (01) :26-40
[7]   风光互补的压缩空气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特性分析 [J].
徐玉杰 ;
陈海生 ;
刘佳 ;
谭春青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20) :88-95+144
[8]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最佳风能跟踪控制 [J].
姚骏 ;
廖勇 ;
瞿兴鸿 ;
刘刃 .
电网技术, 2008, (10) :11-15+27
[9]   基于双PWM换流器的微型燃气轮机系统仿真 [J].
王成山 ;
马力 ;
王守相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01) :56-60
[10]   小功率永磁同步发电机设计特点 [J].
魏静微 .
微电机(伺服技术), 2003, (03)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