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用量和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的影响

被引:32
|
作者
何世炜
常生华
张建全
王夏仙
杨虹民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2] 景泰县农技中心
关键词
施氮量; 营养体; 毛叶苕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氮素施用量和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素和增加种植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在密度为15万株/hm2,施氮237kg/hm2时,玉米营养体产量最高,为32584.7kg/hm2;比常规种植密度9万株/hm2增产26%。玉米营养体产量乳熟期最大,适宜收割期宜在灌浆期。营养体生产较籽实生产收获期提前了50d,利用玉米营养体收获后的生长余季(8月1日10月20日)生产毛叶苕子营养体,二者合计生产绿色营养体3.88万kg/hm2,粗蛋白5638.51kg/hm2,分别是籽实生产的1.5、3.77倍。光、热、水生产效率较籽实生产提高了47.8%。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甘肃河西地区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投入产出及效率分析
    魏小红
    蔺海明
    胡恒觉
    [J]. 草业学报, 2001, (03) : 79 - 84
  • [2] “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的研究Ⅰ饲用玉米的品种比较与生产性能
    张新跃
    何丕阳
    何光武
    吴立伦
    刘开全
    [J]. 草业学报, 2001, (02) : 33 - 38
  • [3] 营养体农业与我国南方草业的持续发展
    刘国栋
    曾希柏
    苍荣
    刘更另
    [J]. 草业学报, 1999, (02) : 2 - 8
  • [4] 我国山区发展营养体农业是持续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任继周
    侯扶江
    [J]. 大自然探索, 1999, (01) : 49 - 53
  • [5] 农业实用回归分析[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丁希泉, 1989
  • [6] 家畜饲养学[M]. 农业出版社 , 东北农学院主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