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能源强度的指数分解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35
|作者:

张炎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聂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指数分解分析;
能源强度;
结构效应;
效率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B112 [数学分析与函数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指数分解分析是一个研究能源强度变化及其作用机理的良好分析框架,围绕这一方法,综述了指数分解分析在方法论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能源领域,尤其在能源强度方面的应用研究。将我国学者关于能源强度变化的研究结论划分为3类:技术进步决定论、阶段贡献变化论和分解层次影响论,并指出了指数分解分析在研究能源强度变化机理中的三大缺陷。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647 / 6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 2007, (10) : 73 - 74张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丁日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尹岚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 [2] 中国能源消费效率提高因素分析:1995-2003——产业结构和真实效率,谁更重要[J]. 生产力研究, 2007, (10) : 98 - 99彭源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张光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 [3] 结构变化的节能潜力计算的方法论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4) : 115 - 123姚愉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陈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李花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4]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10) : 34 - 40吴巧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成金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
- [5]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J].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04) : 68 - 7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廉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6]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 8 - 16齐志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陈文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 [7] 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 2006, (06) : 75 - 8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成金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8]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8) : 30 - 32史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张金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 [9] 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8) : 151 - 154王玉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肇庆学院
- [10] 大中型工业企业能源密度下降的动因探析[J]. 统计研究, 2002, (09) : 30 - 34刘红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陶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