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30
|
作者
潘竟虎
贾文晶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区域差异; ESDA-GIS; 空间计量; 贫困县;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学术界和政府决策层都关注的重要问题,适度的经济差异有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的合理转移,经济差异过大则会弱化业已形成的分工与协作,甚至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已有研究往往忽视了县域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ESDA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0-2010年中国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格局进行分析;将贫困县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种类型,计算其马尔可夫链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链矩阵,并进行类型转变及其与邻域类型转变关系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国家级贫困县在数量上表现为非均衡的发展格局,即强者日趋极化,而弱者日趋边缘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西递增,南—北递减的分异趋势。从总体分布格局来看,11年间Moran’s I估计值呈上升趋势,县域经济的自相关性在不断增加;从局部分布格局来看,各贫困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县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有所扩大。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比较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特征,其中高、低水平趋同俱乐部稳定性最强,其维持原有状态的可能性分别为0.942和0.957;趋同俱乐部类型的转变受邻域空间背景的影响明显,邻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程度聚集类型的演变具有促进或制约效应。11年间县域经济的热、冷点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冷点区域在空间上形成"两横三纵"的空间架构。资源基础、区位条件以及空间近邻效应是贫困县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制定多中心空间开发政策、强化县域经济跨行政区合作、提升扩散型区域辐射效应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甘肃省及其毗邻区经济差异空间演化研究
    李博
    石培基
    金淑婷
    张胜武
    魏伟
    [J].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 40 - 47
  • [2] 连片特困区县域经济增长效应分解及空间特征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丁建军
    李峰
    黄利文
    [J]. 经济地理, 2013, 33 (02) : 47 - 52+60
  • [3] 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白永平
    张秋亮
    黄永斌
    李建豹
    杨靖
    [J]. 干旱区地理, 2013, 36 (01) : 147 - 155
  • [4] 基于ESDA-GIS的省际边缘区经济空间分异——以呼包鄂榆经济区为例
    余凤鸣
    张阳生
    周杜辉
    杜忠潮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8) : 997 - 1004
  • [5]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动态研究
    刘玉
    潘瑜春
    陈秧分
    [J]. 经济地理, 2012, 32 (05) : 43 - 48
  • [6] 基于ESDA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模式解析
    蔡芳芳
    濮励杰
    张健
    赵艳
    朱明
    [J]. 经济地理, 2012, 32 (03) : 22 - 28
  • [7] 基于空间变差函数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研究
    靳诚
    陆玉麒
    [J]. 地理科学, 2011, 31 (11) : 1329 - 1334
  • [8]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机理
    周杜辉
    李同昇
    哈斯巴根
    杨卫丽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2) : 205 - 214
  • [9]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曹芳东
    吴江
    徐敏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6) : 23 - 28
  • [10] 江苏沿海乡镇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蒋海兵
    徐建刚
    商硕
    [J]. 经济地理, 2010, 30 (06) : 998 -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