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多元主体的共同建构——基于对话哲学的视域

被引:28
作者
熊杨敬
机构
[1]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多元主体; 共同建构; 对话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8.1 [教育评价];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对话哲学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世界为基点,以根植和遵循交往主体的价值规范为依据,体现教育评价多元主体共同建构的内在交互性、情境在场性、以及过程反复性等实践意蕴。对话哲学的视角为多元主体参与教育评价共同建构开辟了新的思路:参与角色由客体转向主体间性、参与过程由独白转向开放、参与愿景由趋同转向多态、参与范式由管理转向协商。为教育评价多元主体的共同建构在澄清对话语境,回归主体立场;置身实践情境,具象开放场域;体悟和而不同,激发批判性思维;创建评价共同体,抵达深度融合等方面拓宽了新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协商对话式外部评价的内涵与实施 [J].
陈惠英 .
中国教育学刊, 2015, (04) :38-42
[2]   论教育评价专业化 [J].
李雁冰 .
教育研究, 2013, 34 (10) :121-126
[3]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 [J].
米靖 .
课程教材.教法., 2005, (03) :20-25
[4]   生命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课程实践 [J].
刘志军 .
教育研究, 2004, (05) :38-41
[5]   教育评价的反思和建构 [J].
刘志军 .
教育研究, 2004, (02) :59-64
[6]  
第五项修炼.[M].(美) 圣吉 (Senge;Peter.M.) ; 著.中信出版社.2011,
[7]  
第四代评估.[M].( ) 古贝; ( ) 林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M].甘永成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9]  
走向理解的课程评价.[M].刘志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  
理解与教育.[M].金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