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大国间贸易摩擦的微观形成机制——以印度对华反倾销为例

被引:46
作者
王孝松 [1 ]
谢申祥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龙象之争”; 对华反倾销; “保护待售”模型; 政治势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02 [贸易保护]; F753.51 [];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以Grossman和Helpman的"保护待售"模型为理论基础,使用1999—2009年案件层面的数据,定量分析印度对华反倾销税裁定的影响因素,揭示中印经济冲突的微观形成机制,可以发现:印度反倾销申诉者的政治势力会显著提高最终裁定的税率水平,进口渗透率同税率之间的关系则取决于申诉者在政治上是否有组织;反倾销税率同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印度当局裁定反倾销税率时,明显受国内利益集团政治势力的影响,同时也有打压中国、谋求在龙象之争中获取优势的动机。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107+206 +206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与金砖国家外贸的“共享式”增长 [J].
欧阳峣 ;
张亚斌 ;
易先忠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0) :67-86+206
[2]   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 [J].
张红凤 ;
杨慧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6) :56-66
[3]   利益集团游说活动的本质与方式:文献综述 [J].
高乐咏 ;
王孝松 .
经济评论, 2009, (03) :151-158
[4]   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扩张:威胁还是机遇? [J].
万广华 ;
MSQureshi ;
伏润民 .
经济研究, 2008, (04) :66-77+118
[5]   印度反倾销政策及其特点分析 [J].
宋利芳 .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01) :116-120
[6]   经济影响、政治分歧与制度摩擦——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实证研究 [J].
谢建国 .
管理世界, 2006, (12) :8-17+171
[7]  
Trade liberalization; antidumping; and safeguards: Evidence from India's tariff reform.[J].Chad P. Bown;Patricia Tovar.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0, 1
[8]   IMPORT DEMAND ELASTICITIES AND TRADE DISTORTIONS [J].
Kee, Hiau Looi ;
Nicita, Alessandro ;
Olarreaga, Marcelo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8, 90 (04) :666-682
[9]  
Is Trade Policy for Sale? Congressional Voting on Recent Trade Bills.[J].Robert E. Baldwin;Christopher S. Magee.Public Choice.2000, 1
[10]   Protection for sal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Goldberg, PK ;
Maggi, G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05) :113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