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95
作者
陈中飞
江康奇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企业营收; 传统金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字金融普惠金融指数度量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程度,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当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当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影响效应呈动态衰减特征。经内生性处理以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将指数进行升维后,发现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提升均有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金融发展的生产率驱动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成长型企业、消费制造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通过企业营收渠道和金融效率渠道,间接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一是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居民消费,提高企业销售收入;二是数字金融发展减轻低效率的传统金融现象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降低企业外部融资难度。本文研究丰富了数字金融的经济效应文献,为我国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扩大内需提供了有益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数字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居民消费 [J].
何宗樾 ;
宋旭光 .
财贸经济, 2020, 41 (08) :65-79
[2]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
郭峰 ;
王靖一 ;
王芳 ;
孔涛 ;
张勋 ;
程志云 .
经济学(季刊), 2020, 19 (04) :1401-1418
[3]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 [J].
唐松 ;
伍旭川 ;
祝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5) :52-66+9
[5]   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 [J].
傅秋子 ;
黄益平 .
金融研究, 2018, (11) :68-84
[6]   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 [J].
邱晗 ;
黄益平 ;
纪洋 .
金融研究, 2018, (11) :17-29
[7]   中国跨企业的资本配置扭曲:金融摩擦还是信贷配置的制度偏向 [J].
简泽 ;
徐扬 ;
吕大国 ;
卢任 ;
李晓萍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11) :24-41
[8]   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谢绚丽 ;
沈艳 ;
张皓星 ;
郭峰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557-1580
[9]   金融地理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生产率?——兼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
陶锋 ;
胡军 ;
李诗田 ;
韦锦祥 .
经济研究, 2017, 52 (09) :55-71
[10]   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J].
杨汝岱 .
经济研究, 2015, 50 (02) :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