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性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伟丽 [1 ,2 ]
覃成林 [3 ]
机构
[1] 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2] 河南财经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0.04.016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文章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定义,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政策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西部与东部及东北地区间均形成了良好的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关联性。同时,中部、东部及西部等三大地区之间也形成了较好的经济增长关联性。除此之外,其他区域组合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关联性。②西部经济增长是东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东部、东北及西部同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③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了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受到干扰后对其他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发现,发达的东部地区对欠发达的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这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对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产生较强的推进作用,而且,欠发达区域之间也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1+536 +5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 [J].
张晓蓉 ;
于正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6, (03) :90-94
[2]   中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理论与实证 [J].
赵振全 ;
于震 ;
刘淼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 (03) :17-26
[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协整分析与区域政策选择——兼论“中部塌陷”现象 [J].
刘乃全 ;
陶云 ;
张学良 .
财经研究, 2006, (04) :49-57
[4]   欠发达地区经济空间结构及其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J].
李小建 ;
樊新生 .
地理科学, 2006, (01) :1-6
[5]   信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 [J].
杨晓霞 .
经济地理, 2005, (06) :771-774
[6]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协整分析 [J].
程建 ;
连玉君 .
经济科学, 2005, (05) :16-24
[7]   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J].
罗雅丽 ;
李同昇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05) :68-71
[8]   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溢出分析 [J].
王铮 ;
武巍 ;
吴静 .
地理研究, 2005, (02) :243-252
[9]   中国东中西部GDP溢出再分析 [J].
刘丽 ;
王铮 ;
王莹 ;
何有缘 ;
刘海燕 .
中国管理科学, 2003, (06) :82-86
[10]   中国东中西部GDP溢出分析 [J].
王铮 ;
刘海燕 ;
刘丽 .
经济科学, 2003, (01)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