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GPS遥感的祁连山区夏季可降水量日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24
|
作者
梁宏 [1 ]
刘晶淼 [2 ]
陈跃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4]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5]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祁连山区; 日变化; 大气可降水量; GP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3 [];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基于祁连山区2007年7~8月地基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PW)资料、探空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采用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区夏季PW的日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祁连山区夏季PW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PW日变化特征在无降水日比有降水日更显著。日循环(24 h)与半日循环(12 h)是PW日变化的主要信号。在无降水日,PW日变化以日循环为主,振幅为0.8~1.6 mm,峰值出现的时间在18:00~21:00(北京时,下同)。半日循环的振幅为0.6~0.7 mm,峰值出现的时间在05:00~06:00和17:00~18:00。在有降水日,不同站点PW日变化特征有所不同,有的以日循环为主导,有的以半日循环为主导。PW日变化与逐时累积降水频次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先后关系,两者日变化的位相差为2.5 h。PW日变化与气温和比湿等要素的日变化以及山谷风演变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26 / 7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合肥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露点相关性分析
    李超
    魏合理
    刘厚通
    陈秀红
    刘东
    周建波
    周军
    [J]. 高原气象, 2009, (02) : 452 - 457
  • [2] 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空中水汽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
    周长艳
    蒋兴文
    李跃清
    蔚国才
    [J]. 高原气象 , 2009, (01) : 55 - 63
  • [3] 长江三角洲地区GPS大气可降水量统计特征分析
    杨引明
    朱雪松
    刘敏
    丁金才
    沈愈
    [J]. 高原气象, 2008, 27(S1) (S1) : 150 - 157
  • [4] 不同云系降水过程中GPS可降水量的特征——华北地区典型个例分析
    李国翠
    李国平
    连志鸾
    孙丽华
    [J]. 高原气象, 2008, (05) : 1066 - 1073
  • [5] 祁连山北坡草地蒸散量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赵双喜
    张耀生
    赵新全
    孙广春
    冯承彬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 109 - 115
  • [6] 珠穆朗玛峰北坡局地环流日变化的观测研究
    邹捍
    周立波
    马舒坡
    李鹏
    李爱国
    霍翠萍
    [J]. 高原气象, 2007, (06) : 1123 - 1140
  • [7] 青藏高原大气总水汽量的反演研究
    梁宏
    刘晶淼
    章建成
    毕研盟
    王开存
    [J]. 高原气象, 2006, (06) : 1055 - 1063
  • [8] 用卫星资料反演中国西北地区东部蒸散量的遥感模型
    陈添宇
    陈乾
    李宝梓
    [J]. 水科学进展, 2006, (06) : 834 - 840
  • [9] 地基GPS遥感的成都地区夏季可降水量的日循环合成分析
    李国平
    黄丁发
    刘碧全
    [J]. 水科学进展, 2006, (02) : 160 - 163
  • [10] 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与各地多变的降水气候
    蔡英
    钱正安
    吴统文
    梁潇云
    宋敏红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1)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