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性与朝鲜半岛的未来

被引:4
作者
刘雪莲 [1 ,2 ]
孟祥臣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
[2] 吉林大学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研究所
[3]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关键词
朝鲜; 韩国; 国家自主性; 朝核问题; 经济朝鲜; 协调者;
D O I
10.13654/j.cnki.naf.2017.01.009
中图分类号
D731.2 [];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由于朝鲜接连进行的第四次和第五次核试验以及韩美在半岛部署"萨德"等事件的影响,东北亚局势再一次受到世人的瞩目。关于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局势变化所带来的危机问题,学者们又展开了新的探讨。本文拟从国家自主性理论与国家决策行为的关系角度,分析朝鲜半岛两个当事国家在对外政策选择方面的行为逻辑,指出影响朝鲜和韩国决策方向的主要因素分别在于国内政治和大国战略方面,并针对这两个方面提出打造经济朝鲜、韩国从"均衡者"向"协调者"转变的两个方向性建议,认为只有在政策选择中弱化权力政治导向,加强治理和经济导向,才有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未来。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9+128 +1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六方会谈再议:议程调整与机制建设 [J].
成晓河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6, 33 (04) :59-77
[2]   朝核问题解决的“双轨制”新思路探讨 [J].
王生 ;
凌胜利 .
东北亚论坛, 2016, 25 (03) :15-28+127
[3]   “先军政治”及其对朝鲜外交的影响 [J].
金祥波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8 (05) :9-15
[4]   奥巴马政府对朝“战略忍耐”政策探析 [J].
杨悦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 32 (04) :137-156
[5]   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演变:从卢武铉到朴槿惠 [J].
凌胜利 .
当代韩国, 2015, (01) :42-55
[6]  
六方会谈的特点、绩效及未来趋势[J]. 仇发华.朝鲜·韩国历史研究. 2014(00)
[7]   “战略忍耐”的困境——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剖析 [J].
许宁 ;
黄凤志 .
东北亚论坛, 2014, 23 (03) :110-120+128
[8]   朝核问题与中美战略共识 [J].
樊吉社 .
美国研究, 2014, 28 (02) :9-20+5
[9]   国家自主性的涵义辨析、概念界定与结构分析 [J].
郭建明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4 (03) :37-45
[10]   “边缘地带”国家的海陆分裂性格与对外战略选择——以朝鲜半岛国家为分析主体 [J].
刘雪莲 ;
邢树君 .
东北亚论坛, 2013, 22 (03) :34-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