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产品属性、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及教育市场化

被引:115
作者
袁连生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
关键词
教育; 学校; 准公共产品; 市场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4 [教育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的间接效用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而个人和社会的教育目的 ,主要是获取教育的间接效用 ,因此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教育的产品属性不是由其生产或提供方式决定的 ,而是由其消费特征决定的。教育直接效用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 ,决定了学校可以市场化运作。但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并不等于教育的市场化 ,学校的市场化运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一种微观生产方式 ,教育市场化则是社会对教育这种准公共产品的配置方式。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 ,市场经济和加入WTO不等于教育必须市场化 ,不应改变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 [J].
劳凯声 .
教育研究, 2002, (02) :3-7+30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J].
王善迈 .
教育与经济 , 1997, (03) :1-6
[3]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教育部财务司, 2001
[4]  
财政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2000
[5]  
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袁连生著, 2000
[6]  
经济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威廉J.鲍默尔(WilliamJ.Baumol), 1998
[7]  
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厉以宁主编, 1995
[8]  
公共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安东尼·B.阿特金森(B.AnthonyAtkinson), 1994
[9]  
公共财政[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美)布坎南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