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风险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

被引:25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机构
[1]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策风险; 进入模式; 合法性; 制度创业; 制度同构; 政治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76.7 [跨国公司];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2.0软件和Logit回归分析,系统分析政策风险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国际化经验和组织冗余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跨国企业拥有采取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的政治能力,因此,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具有正向影响,即中国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国际化经验提高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组织冗余降低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通过引入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研究结果拓展了关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风险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出发,考察二者关系成立的情景条件,扩展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资产扩大与资产利用动机的结合,丰富了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理论。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时采取制度同构还是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进入模式与绩效的多视角整合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 [J].
吴崇 ;
蔡婷婷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11) :72-79+89+128
[2]   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较分析 [J].
邱立成 ;
杨德彬 .
国际贸易问题, 2015, (06) :139-147
[3]   遵从压力或理性驱动?新企业政治行为探析 [J].
田莉 ;
张玉利 ;
唐贵瑶 ;
魏立群 .
管理科学学报 , 2015, (03) :16-30
[4]   隐形的手:政治基因对企业并购控制倾向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王砚羽 ;
谢伟 ;
乔元波 ;
李习保 .
管理世界, 2014, (08) :102-114+133
[5]   新兴国家企业持续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驱动 [J].
李自杰 ;
刘畅 ;
李刚 .
管理科学学报, 2014, (07) :35-49
[6]   制度距离、中国跨国公司进入战略与国际化绩效:基于组织合法性视角 [J].
陈怀超 ;
范建红 .
南开经济研究, 2014, (02) :99-117
[7]   制度环境、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与国际创业绩效 [J].
黄胜 ;
周劲波 .
科研管理, 2014, 35 (02) :54-61
[8]   政治关联、国际化战略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 [J].
邓新明 ;
熊会兵 ;
李剑峰 ;
侯俊东 ;
吴锦峰 .
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7 (01) :26-43
[9]   基于制度距离的中国跨国公司进入战略选择:合资还是独资? [J].
陈怀超 ;
范建红 ;
牛冲槐 .
管理评论, 2013, 25 (12) :98-111
[10]   转型经济中新兴组织场域的制度创业研究——以中国VC/PE行业为例 [J].
苏晓华 ;
王科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5) :14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