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目标、社会福利与经济适用房建设——一个关于经济适用房的理论模型

被引:10
作者
李宏瑾 [1 ]
蔡键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 社会福利; 房地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摘要
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初衷是实现社会公平并提高社会福利。本文从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效用理论出发,建立一个严格区分高收入和低收入两类人假定下的经济适用房理论模型,并分别考虑以转移支付和通过补贴开发商并向低收入者提供低价经济适用房这两种实现社会公平的方式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两种方式都缩小了社会收入的差距,但是转移支付方式下社会总福利没有发生变化,而补贴开发商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对社会总福利的效果却并不确定;经验分析表明,经济适用房政策实际上有损社会福利。因此,在同样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情况下,建议采取向低收入者进行直接补贴的转移支付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研究——勒纳指数的测算 [J].
李宏瑾 .
财经问题研究, 2005, (03) :3-10
[2]   空间竞争、房价收入比与房价 [J].
况伟大 .
财贸经济, 2004, (07) :79-86+96
[3]   融资、地价与楼盘价格趋势 [J].
平新乔 ;
陈敏彦 .
世界经济, 2004, (07) :3-10+80
[4]   经济适用房的历史地位与改革方向 [J].
王诚庆 .
财贸经济, 2003, (11) :70-74+97
[5]  
动态经济学方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龚六堂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