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结构、生产活动与农户储蓄行为

被引:10
作者
董志勇 [1 ]
韩旭 [2 ]
黄迈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经济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家庭结构; 生产活动; 储蓄率;
D O I
10.19523/j.jjkx.2011.06.010
中图分类号
F832.22 [储蓄];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2009花旗-北大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利用GMM估计法,分析了我国农户储蓄行为的特征与成因。实证发现:第一,农户储蓄与储蓄率均随家庭收入增加而上升。第二,家庭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儿童数及儿童-劳动力比对农户储蓄和储蓄率均有正向影响;家庭成员数对农户储蓄率有显著负影响,但对农户储蓄无显著影响;病人和老年人两个维度对农户储蓄和储蓄率均无显著影响,即没有很强的证据支持生命周期假说。第三,生产活动对农户储蓄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户储蓄率没有显著影响,体现在参与养殖业的农户更倾向于储蓄。第四,离最近金融机构的距离与农户储蓄负相关,对农户储蓄率没有显著影响;农户储蓄及储蓄率的相当一部分波动可由县际差异来解释;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流动性约束会强化预防性储蓄动机。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非农就业与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实证研究 [J].
谢勇 ;
沈坤荣 .
经济科学, 2011, (04) :76-87
[2]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谢勇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1) :77-87
[3]   持久收入与农户储蓄:基于八省微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高梦滔 ;
毕岚岚 ;
师慧丽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40-52
[4]   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 [J].
万广华 ;
史清华 ;
汤树梅 .
经济研究, 2003, (05) :3-12+91
[5]  
中国农户储蓄行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曹和平著, 2002
[6]   Do the rich save more? [J].
Dynan, KE ;
Skinner, J ;
Zeldes, S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4, 112 (02) :397-444
[7]   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 [J].
Modigliani, F ;
Cao, SL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4, 42 (01) :145-170
[8]   Growth and saving among individuals and households [J].
Deaton, A ;
Paxson, C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0, 82 (02) :212-225
[9]  
Household Saving: Micro Theories and Micro Facts[J] . Martin Browning,Annamaria Lusardi.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1996 (4)
[10]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 [J].
QIAN, YY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1988, 35 (04) :5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