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传播视域下的政治认同:挑战与对策

被引:15
作者
李腾凯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情感传播; 政治认同; 后真相; 政治情感; 情感异化;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5799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050302 ;
摘要
情感传播是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的推动力量、执政党和政府权威形象的建构路径、政治制度和政策效能评价的提升策略。情感传播与政治认同的这种耦合性经由网络空间泛化、分化和极化情感的再造,会对民众的政治认同形成多维挑战,主要表征为政治认知基础变异、政治权威话语场域压缩、政治评价非理性显现。为应对政治认同的情感传播挑战,要着力于推进政治情感向民众的精准投放,建构牵引民众的政治情感话语,防范和消融民众的负面政治情感。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乌合之众.[M].(法) 勒庞;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传播学引论.[M].李彬; 著.新华出版社.2003,
[3]  
公众舆论.[M].(美)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著;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  
社会分工论.[M].(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5]   “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变化及其应对 [J].
李腾凯 .
理论导刊, 2020, (12) :57-63
[6]   论情感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一个新的视角 [J].
张爱军 ;
梁赛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20, (04) :72-80
[7]   情感线逻辑下的网络舆情生发演化机理与治理研究 [J].
陈华明 ;
孙艺嘉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 41 (05) :157-163
[8]   斜杠身份与后真相 泛娱乐主义思潮的政治隐患 [J].
陈昌凤 .
人民论坛, 2018, (06) :30-32
[9]   后真相时代意味着客观性的终结吗 [J].
蓝江 .
探索与争鸣, 2017, (04) :10-13
[10]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 [J].
詹小美 ;
王仕民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9) :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