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文化遗产数据挖掘的认识

被引:7
作者
鲍泓
刘宏哲
机构
[1]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博物馆数字化; 数字博物馆; 大数据; 云计算; 智慧博物馆;
D O I
10.16255/j.cnki.ldxbz.2015.03.001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在"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主题下,以北京数字博物馆和北京联合大学数字博物馆研究为例,回顾了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应用的根本驱动力。近年来,"互联网+数字文化遗产"产生了数字博物馆,伴随出现了大量数字资源;面向未来,大数据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它有别于物质遗产数据资源的价值发现和价值转换,通过大数据时代的文化遗产数据挖掘,与云计算相结合催生出智慧博物馆。阐述了智慧博物馆的基本特征是要有感知、认知和决策三个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大数据时代的创新思维 [J].
李德毅 ;
郑思仪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4, 28 (04) :1-6
[3]   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 [J].
陈刚 .
中国博物馆, 2013, (04) :2-9
[4]   面向文物鉴定本体的基础模型与建模环境 [J].
鲍泓 ;
舒小锋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5-9+13
[5]  
智慧地球.[M].IBM商业价值研究院; 著.东方出版社.2009,
[6]   一种基于主体的国画图像和书法图像的识别方法 [P]. 
鲍泓 ;
潘卫国 ;
何宁 ;
李兵 .
中国专利 :CN102147867B ,2011-08-10
[7]   一种基于局部语义概念的国画图像识别方法 [P]. 
鲍泓 ;
冯松鹤 ;
张南 ;
娄海涛 ;
王迪菲 ;
潘卫国 .
中国专利 :CN102054178B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