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进步的江苏省制造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6
作者
史安娜
胡方卉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结构; 科技进步; 经济发展;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6.01.035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以江苏省2004-2013年来科技进步与制造业结构发展状况为背景,分析了江苏省制造业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将C-D生产函数与Shift-Share方法相结合,构建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在不同技术密度制造业间流动的影响模型,并剖析了影响制造业科技进步的因素,提出以科技进步带动制造业升级的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J].
龚关 ;
胡关亮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4-15+29
[2]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基于北京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 [J].
吴永林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09) :30-33
[3]   江苏制造业TFP增长、技术进步及效率变动分析——基于SFA和DEA方法的比较 [J].
万兴 ;
范金 ;
胡汉辉 .
系统管理学报, 2007, (05) :465-471+496
[4]   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工业“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检验 [J].
李小平 ;
陈勇 .
统计研究, 2007, (07) :22-28
[5]   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作用和战略 [J].
郭克莎 .
产业经济研究, 2005, (05) :1-12
[6]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我国制造业科技进步 [J].
袁正英 ;
丁同玉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39-41
[7]   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 [J].
吕铁 .
管理世界, 2002, (02) :87-94
[8]   制造业科技进步与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J].
张燕 ;
蒋建勇 .
科技管理研究, 2000, (04) :15-17
[9]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sian manufacturing: the structural bonus hypothesis examined[J] . Marcel P Timmer,Adam Szirmai.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