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尊严的规范构造与制度实现

被引:22
作者
刘召成
机构
[1] 天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生命尊严; 自我决定; 人格发展; 自然死亡; 拒绝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生命尊严的概念建立起生命与人之尊严的意义关联,承认了在特定情况下人对其生命的自我决定的能力,与比较法上生命尊严的论述基本吻合。对于生命尊严的承认是社会普遍的伦理观念转变、人格权积极性权利发展趋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命尊严因为具有对于生命自我决定的内容而存在与生命存续价值相冲突的可能性,因而必须对其予以合理限制。生命尊严所包含的人对其生命的自我决定的权利,必须限定于生命已丧失自我维持的能力以及人格陷入不可逆转的自主性丧失的情况下才能行使,其内容限定于拒绝维生医疗措施的决定权。权利人的决定权需要通过明确的书面形式予以行使,其可预先订立书面表示并委托管理人在其没有表达能力时遵照其意愿代为行使决定权。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人格权的属性:从消极防御到积极利用 [J].
王利明 .
中外法学, 2018, 30 (04) :845-861
[2]   生命安全机制与生命权立法 [J].
王建平 ;
李欢 .
当代法学, 2017, 31 (05) :104-111
[3]   民事视域下知情同意权的权利基础及规则建构 [J].
马特 .
江淮论坛, 2014, (05) :132-137
[4]   人格权主观权利地位的确立与立法选择 [J].
刘召成 .
法学, 2013, (06) :26-36
[5]   宪法“人格尊严”条款的规范地位之辨 [J].
郑贤君 .
中国法学, 2012, (02) :79-89
[6]   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自我决定权 [J].
杨立新 ;
刘召成 .
学海, 2010, (05) :181-190
[7]   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论漏洞 [J].
尹田 .
法学杂志, 2007, (05) :7-11
[8]  
法律方法论[M]. 法律出版社 , 恩斯特·A.克莱默, 2018
[9]  
人之神圣性[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汉斯·约阿斯, 2017
[10]  
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M]. 法律出版社 , 马俊驹,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