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被引:32
|
作者
陈忠 [1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2]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社会; 文明多样性; 文明共同性; 文明弹性; 命运共同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城市与文明相共生,城市社会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是多样异质文明的空间化聚集,文明多样性是城市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动力。文明共同性是生态共同性、社会共同性、秩序共同性、体系共同性的统一,是城市社会运行的基础保障,城市社会在具有私人性的同时日益具有公共性。文明弹性是文明多样性与文明共同性的统一,是文明体在生存、适应、应变、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城市弹性是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等的统一。宿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自由共同体,是共同体的主要类型。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空间共同体、风险社会压力下的利益共同体、多样认识与价值共存的意义共同体。人类共同体与城市共同体具有同构性,走向更为合理的城市命运共同体是当代文明与城市转换的重要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62+205 +20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欧洲城镇史[M]. 商务印书馆 , 克拉克, 2015
  • [2] 欧洲的城市化[M]. 商务印书馆 , 弗里斯, 2014
  • [3] 城市社会学[M]. 商务印书馆 , (美) 帕克, 2012
  • [4] 城市形态史[M]. 商务印书馆 , (英) 莫里斯, 2011
  • [5] 城市化[M]. 科学出版社 , (美)诺克斯(Knox, 2009
  • [6] 城市文化[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美) 芒福德, 2008
  • [7] 新全球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本特利, 2007
  • [8] 西方的没落[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 斯宾格勒, 2006
  • [9]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译林出版社 , (加)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著, 2006
  • [10] 全球城市史[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乔尔·科特金(JoelKotkin)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