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干旱灾害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25
|
作者
王利民 [1 ]
刘佳 [1 ]
张有智 [2 ]
杨福刚 [1 ]
高建孟 [1 ]
刘述彬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农业干旱; 旱灾面积; 旱灾占比; 空间特征; 时间特征; 聚类分析; 旱灾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国家尺度上农业干旱灾害时空分布规律。[方法]文章收集了1998—2017年的农业干旱受灾面积统计数据,采用多年移动平均、变异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国家尺度上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尺度上,农业干旱灾害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空间分布上,干旱受灾面积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这些区域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产区。旱灾占比较大的省份则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区域,表明该区域旱灾发生较为严重;在时间动态变化上,基于旱灾面积和旱灾占比的评价结果表明,20年来我国旱灾总体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另外,国家尺度上旱灾占比的变异系数仅为0.49,远小于省级尺度上的变异系数均值。这主要由于国家尺度上同一年中不同省份旱灾面积的增减相抵,从而降低了国家层面旱灾占比的波动性。根据农业旱灾的发生特点,以地理区域作为分类单元,以旱灾面积、旱灾占比和旱灾占比变异系数三类参数进行Z值标准化和聚类分析,最终将我国划分为3个干旱区域。旱灾Ⅰ区包括西北,该区域常年受旱灾影响较为严重。旱灾Ⅱ区包括东北和华北,该区域旱灾发生较为严重,但旱灾波动性较大。旱灾Ⅲ区包括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该区域总体旱灾发生较轻,旱灾年际波动幅度小,即常年旱灾发生较轻。[结论]基于历史统计数据,可以阐明区域尺度上农业旱灾的时空变化规律,可以为农业生产者及管理者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及修订
    王春学
    张顺谦
    陈文秀
    孙蕊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09) : 115 - 121
  • [2] 基于气象和遥感的黄淮海平原干旱监测
    卫洁
    武志涛
    李强子
    王红岩
    赵龙才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05) : 127 - 136
  • [3] 气象干旱指数在东北春玉米干旱监测中的改进
    宋艳玲
    王建林
    田靳峰
    彭明喜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19, (01) : 25 - 34
  • [4] 农业干旱遥感监测的原理、方法与应用
    王利民
    刘佳
    杨玲波
    邓辉
    杨福刚
    季富华
    [J]. 中国农业信息, 2018, 30 (04) : 32 - 47
  • [5] 基于SPI指数的辽宁省气象干旱时间特征分析
    孙赫
    [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 (05) : 60 - 62
  • [6] 云贵高原区干旱遥感监测中各干旱指数的应用对比
    王文
    黄瑾
    崔巍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 (19) : 131 - 139+309
  • [7] 基于SPEI的东北地区气象干旱风险分析
    李明
    胡炜霞
    张莲芝
    王贵文
    柴旭荣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8, (07) : 134 - 139
  • [8] 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陕西省2004—2014年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温国涛
    白建军
    孙嵩松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 36 (01) : 221 - 229
  • [9] 基于SPEI和TVDI的河南省干旱时空变化分析
    陈少丹
    张利平
    汤柔馨
    杨凯
    黄勇奇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24) : 126 - 132
  • [10] 基于MCI指数的东北地区1961-2014年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冯冬蕾
    程志刚
    吴琼
    朱津辉
    曲骅倩
    李吉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 (10) : 118 -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