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洪安全格局的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17
|
作者
焦胜 [1 ]
韩静艳 [1 ]
周敏 [1 ,2 ]
蔡勇 [1 ]
韩宗伟 [1 ,3 ]
黎贝 [1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2]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雨洪安全格局; 雨洪斑块与廊道; 低影响开发模式; 长沙市苏圫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城市调蓄用地总量减少、泄洪网络被建设用地割裂、汇流用地与建设用地重叠等是造成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本文尝试在产流源头、产流途径以及汇流地三个层面,充分利用原有自然雨洪调蓄系统,建立能够消纳极端暴雨水的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以长沙市苏圫垸为例,基于地形数据、水文气象数据,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和SCS水文模型,模拟极端降雨的雨洪淹没区和雨洪廊道,并建立雨洪安全格局。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结合模型模拟确定苏圫垸低影响开发设施位置及规模,即开发后应保留雨洪斑块面积228.2 hm2,控制水量107.5万m3,雨洪廊道面积51.5 hm2,控制水量10.1万m3。可为探索基于极端气候下内涝防控的海绵城市建设新模式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704 / 17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基于高精度地形表面模型的城市雨洪情景模拟与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殷杰
    [J]. 地理研究, 2017, 36 (06) : 1138 - 1146
  • [2] 基于“重要性—敏感性—连通性”框架的云浮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陈昕
    彭建
    刘焱序
    杨旸
    李贵才
    [J]. 地理研究, 2017, 36 (03) : 471 - 484
  • [3]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
    彭建
    赵会娟
    刘焱序
    吴健生
    [J]. 地理研究, 2017, 36 (03) : 407 - 419
  • [4] 海绵城市建设中若干水文学问题的研讨
    夏军
    石卫
    王强
    邹磊
    [J]. 水资源保护, 2017, 33 (01) : 1 - 8
  • [5]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雨洪景观安全格局研究
    张青萍
    李晓策
    陈逸帆
    唐健
    [J]. 现代城市研究, 2016, (07) : 6 - 11+28
  • [6] 普适降雨-径流模型SCS-CN的研究进展
    王瑾杰
    丁建丽
    张成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1) : 43 - 47+54
  • [7] 南方多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
    邹宇
    许乙青
    邱灿红
    [J]. 经济地理, 2015, 35 (09) : 65 - 71+78
  • [8]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俞孔坚
    李迪华
    袁弘
    傅微
    乔青
    王思思
    [J]. 城市规划, 2015, 39 (06) : 26 - 36
  • [9]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
    车伍
    赵杨
    李俊奇
    王文亮
    王建龙
    王思思
    宫永伟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 31 (08) : 1 - 5
  • [10]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仇保兴
    [J]. 给水排水, 2015, 51 (03)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