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22
作者
李晓倩
刘学录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评价; 赋权方法; 指标权重;
D O I
10.13432/j.cnki.jgsau.2012.05.006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研究以庄浪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为例,选用熵权法、离差最大化法、变异系数法、均方差决策法、因子分析法及灰色关联度法6种常用客观赋权方法进行土地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于指标差异的敏感性较弱,不适宜对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熵权法、离差最大化法、变异系数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由于所采用的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值不同,对指标的赋权结果也不同,其中熵权法对指标差异的敏感性最强.因此,熵权法是最优的土地评价指标赋权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黄建洲 ;
刘学录 ;
马艳霞 ;
汪永红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2) :18-22
[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例 [J].
魏洪斌 ;
廖和平 ;
刁丽琼 ;
彭敏 ;
叶茂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10) :159-164
[3]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J].
李娜 ;
刘学录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5 (03) :110-116
[4]   土地评价方法对指标权重的影响——以兰州市永登县和皋兰县为例附视频 [J].
马艳霞 ;
刘学录 ;
黄建洲 .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08) :32-34+39
[5]   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与整理潜力测算 [J].
石诗源 ;
张小林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9) :52-58
[6]   科技教育评价中主客观赋权方法比较研究 [J].
俞立平 ;
潘云涛 ;
武夷山 .
科研管理, 2009, 30 (04) :154-161
[7]   农用地定级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确定方法探讨 [J].
金晓斌 ;
张鸿辉 ;
周寅康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47-456
[8]   基于熵权法赋权的区域耕地整理潜力评价 [J].
李萍 ;
魏朝富 ;
邱道持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6) :536-541
[9]   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 [J].
陈衍泰 ;
陈国宏 ;
李美娟 .
管理科学学报, 2004, (02) :69-79
[10]   秩和比法和几种常用评价方法在医疗质量评价中应用的比较 [J].
吴清平 ;
张丹 .
中国医院统计, 2003,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