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升了学生素养吗?——基于PISA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23
作者
陈纯槿
顾小清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学生素养; PISA; 夏普里值分解;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7.03.005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否显著提升了学生素养及学业水平,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对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省市的测试数据,本文旨在从教育信息化视角探讨和分析我国四省市学生数学、阅读及科学素养,并侧重考察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及应用对学生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学生家庭背景和学校生源背景后,生均计算机数对乡村学生数学、阅读及科学素养都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但对城市学生素养的影响显著为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在常规教学工作日上网时间越长,学生素养成绩就越低,尤其是对上网时间每天4小时以上的学生产生的负向效应最大。家庭背景、学校生源背景和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导致学生素养成绩差距的主要来源,信息技术使用偏好和使用时间的影响仅次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教育信息化应当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深入推进覆盖城乡、重在乡村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加大信息技术资源向生源背景薄弱的乡村学校倾斜投入;依托信息技术整合各类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发挥信息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服务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学习领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J].
张纲 ;
王珠珠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2) :140-144
[2]   互联网是否扩大了教育结果不平等——基于PISA上海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陈纯槿 ;
顾小清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15 (01) :140-153+191
[3]  
信息技术的作用发生了吗:教育信息化影响力研究[J]. 顾小清,王春丽,王飞.电化教育研究. 2016(10)
[4]   信息技术应用对数字化阅读成绩的影响——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实证研究 [J].
陈纯槿 ;
郅庭瑾 .
开放教育研究, 2016, 22 (04) :57-70
[5]   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 [J].
张秀梅 ;
张学波 ;
杨青 ;
谢淑音 .
开放教育研究, 2016, 22 (04) :87-94
[7]   面向2030教育发展议程的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解读《青岛宣言》教育目标行动框架 [J].
黄荣怀 ;
张进宝 ;
经倩霞 ;
刘晓琳 .
开放教育研究, 2016, 22 (01) :37-42
[8]  
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观念更新与理论思考[J]. 何克抗.课程.教材.教法. 2016(02)
[9]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内容与结论 [J].
张进宝 ;
黄荣怀 ;
吴砥 .
开放教育研究, 2014, 20 (04) :76-83
[10]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科学的视角 [J].
任友群 ;
徐光涛 ;
王美 .
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9 (05) :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