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中农民维权难问题的治理对策

被引:6
作者
蓝寿荣
何雪峰
郑盼
机构
[1] 南昌大学法学院
[2] 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环境保护法; 农村生态; 农民维权; 法律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0302 ;
摘要
一些农村地区污染严重,表现为水污染导致生态破坏,土壤重金属污染出现粮食有毒,有的地方还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农民环境污染维权难,无论是通过诉讼还是非诉讼途径维权都不容易,主观原因是农民的维权意识淡薄、社会能力有限,客观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发展与环境上的思维错位、环保执法受制于地方、诉讼制度不利于处于弱势的农民、刑法严惩力度不够。因此,应改善农民非诉讼维权的社会环境,包括扩大农民环境行政参与、强化政府环境保护职责、建立环境行政补偿基金制度、制定环境强制责任保险法;改善农民诉讼维权的司法途径,包括修改现行《环境保护法》、完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提高环境诉讼判决的执行效率、鼓励环境公益诉讼。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 [J].
蓝寿荣 ;
宋俊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04) :54-55
[2]   中国环境治理失灵问题的思考 [J].
刘兆征 .
环境保护, 2008, (16) :64-67
[3]   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与治理——对农民抗议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的解读 [J].
胡美灵 ;
肖建华 .
求索, 2008, (12) :63-65
[4]   “癌症村”的困惑与出路——以浙江萧山坞里村为例 [J].
曹烁玮 .
才智, 2010, (19) :197-199
[5]   遏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法律对策研究 [J].
上官丕亮 ;
殷勇 .
中国软科学, 2011, (12) :15-23
[6]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立法若干问题释疑 [J].
蓝寿荣 .
法学论坛, 2013, 28 (06) :108-116
[7]   公益诉讼制度的力量组合 [J].
韩波 .
当代法学, 2013, 27 (01) :31-37
[8]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内外因分析与治理策略 [J].
郭尚花 .
科学社会主义, 2013, (02) :99-102
[9]  
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王明远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