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市规模对中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被引:23
作者
张宗斌 [1 ]
汤子玉 [2 ]
辛大楞 [1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 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城市化与城市规模; 区位优势; 所有权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99.712 [];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171.2 [];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首先对城市化与城市规模通过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进一步地,通过选取中国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并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城市化程度差异和城市规模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城市化区位优势表现出显著负偏好,而美国则与中国相反,表现出显著的正偏好。中美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企业所具有的所有权优势不足,更偏好向低城市化国家投资以加强自身的所有权优势。而美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很充分,所以更偏向于获得东道国城市化带来的区位优势。②分时段的回归发现,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变化,我国对东道国城市化偏好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这说明母国自身发展阶段显著地影响其对东道国城市化区位优势的偏好。③对城市规模进行的回归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其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中型以上城市总是正偏好的,说明城市规模的增大有助于增强该城市的由规模化和专业化带来的区位优势,从而增强国际资本吸引力。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提出促进我国企业向其他发达国家投资的政策措施,同时引导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区位优势的开发。并且,鼓励那些在国内发展较为成熟、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其次,更加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导向型投资。再者,积极引导本国大中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培育更多的大中型城市,充分发挥这些城市的要素禀赋优势,增强它们对国际资本的吸引能力。最后,继续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加企业的软实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全球科技创新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J].
程钰 ;
孙艺璇 ;
王鑫静 ;
尹建中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9) :30-40
[2]   融资约束、出口模式与外贸转型升级 [J].
刘晴 ;
程玲 ;
邵智 ;
陈清萍 .
经济研究, 2017, 52 (05) :75-88
[3]   中国大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之谜 [J].
陈强远 ;
钱学锋 ;
李敬子 .
经济研究, 2016, 51 (03) :110-122
[4]   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效率的调节机制 [J].
王崇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7) :77-83
[5]   双边政治关系、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J].
潘镇 ;
金中坤 .
财贸经济, 2015, (06) :85-97
[6]   高密度城市的门槛标准及全球分布特征 [J].
李敏 ;
叶昌东 .
世界地理研究, 2015, 24 (01) :38-45
[7]   产业集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J].
范剑勇 ;
冯猛 ;
李方文 .
世界经济, 2014, 37 (05) :51-73
[8]   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 [J].
柯善咨 ;
赵曜 .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76-88+115
[9]   市场潜能、地理溢出与工业集聚——基于非线性空间门槛效应的经验分析 [J].
赵增耀 ;
夏斌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1) :71-83
[10]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东道国制度重要吗? [J].
蒋冠宏 ;
蒋殿春 .
管理世界, 2012, (11) :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