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研究的三大流派:比较与启示

被引:17
作者
王广赞
易显飞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符号主义; 联结主义; 行为主义;
D O I
10.16573/j.cnki.1672-934x.2018.04.001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研究实践中形成了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三大流派。符号主义认为智能是基于逻辑规则的符号操作;联结主义认为智能是脑神经元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行为主义认为智能是通过感知外界环境做出相应的行为。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三者的理论之间既有分歧也有相通点。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关系而言,人工智能实实在在地延展了人类认知。从技术的悲观派与乐观派对比视角而言,对人工智能的技术悲观主义态度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仍略显过早,且在某种程度上会迟滞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从三大流派的特质差异性而言,各流派的融合发展是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唯有如此,人工智能才能在"身体—心智—世界"的交织关系中,实现对人类心智进行整体性关系框架的模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人工智能与政治伦理 [J].
张爱军 ;
秦小琪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 34 (04) :47-52
[3]   认知计算主义的重建与反思——评《计算主义及其理论难题研究》 [J].
符彬 ;
娄瑞雪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3 (02) :28-31
[4]   人工智能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发展前景 [J].
成素梅 .
哲学动态, 2017, (12) :15-21
[5]   联结主义与思想的构成性难题 [J].
符征 ;
李建会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7, 34 (05) :27-32
[6]   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人工智能的类本质 [J].
余乃忠 .
学术界, 2017, (09) :93-101+325
[7]   “网络延展心灵”假说的哲学探析 [J].
戴潘 .
哲学分析, 2017, 8 (02) :127-141+199
[8]   基于计算智能的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刘伟 ;
田娥 ;
谭苗苗 .
电视技术, 2016, 40 (12) :51-56
[9]   延展认知技术的五大伦理追问 [J].
宋春艳 .
伦理学研究, 2016, (05) :108-112
[10]   人工智能的历史回顾和发展现状 [J].
顾险峰 .
自然杂志, 2016, 38 (03) :15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