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质量与社会公正——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

被引:27
作者
张海东 [1 ]
丛玉飞 [2 ,3 ]
机构
[1]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2] 吉林师范大学
[3]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质量; 社会公正; 制度世界; 生活世界;
D O I
10.15939/j.jujsse.2011.04.021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社会质量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研究范式,其构架内在地蕴含着将社会公正作为核心价值的理论诉求。社会质量的本体论基础及其四个条件性因素都体现了这种诉求。从本体论基础来说,社会质量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观。四个条件性因素中,社会经济保障领域,社会质量强调普惠共享,这是社会公正首要的基本前提;社会凝聚领域,社会质量突出了团结共存,这是社会公正的内在诉求;社会包容领域,社会质量倡导平等融合,表达了社会公正的现实关怀;社会赋权领域,社会质量强调增能赋权,这是社会公正根本的价值取向。社会质量的视角中,社会公正的实现是以制度世界的保障为基础的,最终体现在人们在生活世界中实现个人的发展与集体认同的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7+160 +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社会质量取向:连接亚洲与欧洲的桥梁[J]. 艾伦·沃克,张海东.江海学刊. 2010(04)
[2]   治理视角下的社会质量与社会和谐的比较分析 [J].
王卓祺 ;
冯希莹 .
江海学刊, 2010, (03) :24-30
[3]   从发展道路到社会质量:社会发展研究的范式转换 [J].
张海东 .
江海学刊, 2010, (03) :119-123
[4]   社会质量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视角 [J].
林卡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0, (02) :105-111
[5]   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J].
林卡 ;
高红 .
社会科学, 2010, (03) :57-63+188
[6]   人类发展的正义追寻 [J].
高清海 ;
胡海波 .
社会科学战线, 1998, (01) :54-64
[7]  
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吴忠民, 2008
[8]  
社会政策评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团, 2007
[9]  
社会公正论[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吴忠民著, 2004
[10]  
政治自由主义[M]. 译林出版社 , (美)约翰·罗尔斯(JohnRawls)著, 2000